2007年9月8日 星期六

移民生活

姓名之累

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
不願意放棄養育我,培育我數十年的娘家姓,何況中國人「坐不改名,立不改姓。」為
了表示不忘本,我的名字變成了堂堂煌煌一大串的五個中文字,再加上取個英文名字以方便
美國人的正確發音。英文名字的排列次序與中文不同,名在前,姓在後,這下麻煩可大了。☆
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 ☆


雖然自從電腦科技興起後,各種儲存資料的方法日新月異,又因環保意識的覺醒,避免過渡砍伐樹木,節省紙張使用,盡量使用再造紙… 等觀念漸漸為人們所關注,但我猜想,美國仍是全世界使用紙張最多的國家之一。

自從移民美國的第一天開始,既不停地面對大量的紙張作業,舉凡買車、考駕照、銀行開戶、申請信用卡、租賃公寓、辦理社會安全卡…等在美生活所必備的基本需要,均是蟹行文字的文件一堆又一堆,到處要你簽名,而非蓋章了事。

一個人的姓名大半是由父母或長輩所賜,如果中間不因各種原因而更改名字,大概這名字就會跟隨你一輩子。在台灣,即使結婚也不流行冠夫姓,尤其在女權運動高漲後。

本家姓楊,夫家姓歐陽。大概由於歐陽是少數姓,比較特別,而且容易記住,因為歷史上有大名鼎鼎的歐陽修,演藝界有名揚海外及東瀛的歐陽菲菲,因此在台灣時,每次向人報告我的名字,對方都會自動轉換成:「喔!歐陽太太…。」

曾經有個輔導的個案,這位太太在子女長大後為了不願成為黃臉婆,回學校繼續研讀她年輕時的專業科目。在她拿到工商管理碩士學位(MBA)的畢業典禮時,她的先生也得到學校頒發的感謝狀。因為學校認為,沒有家人,尤其是配偶的支持,他們這些「老學生」不可能順利完成學位。但當這位先生看到太太的畢業證書上居然沒有用他的姓氏,而氣得七竅生煙,甚至懷疑太太有了學位之後可能對他不忠,而紅杏出牆。為了先發制人,他要訴請離婚,兩人鬧得不可開交。當然,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,姓氏之爭只是導火線。

有了前車之鑑,在移民美國後也入境隨俗。結婚的女人都是使用夫家姓,但是我不願意放棄養育我,培育我數十年的娘家姓,何況中國人「坐不改名,立不改姓。」為了表示不忘本,我的名字變成了堂堂煌煌一大串的五個中文字,再加上取個英文名字以方便美國人的正確發音。英文名字的排列次序與中文不同,名在前,姓在後,這下麻煩可大了。

最先碰到頭痛的是與銀行的來往,那些「洋人」忽視我在名字上所寫的逗點與短線 (hyphen),將我的名字隨意排列組合,每個帳號均有不同的名和姓,每次存款、提款及每月銀行的報表,都要煞費周章地解釋到口乾舌燥,甚至要提示有照片的身份證明以驗明正身,才能過關。

我曾試著幫助他們分辨,甚至捨短線而將明明是兩個字的中文名,其英文拼音理應是分開的,我卻硬是全部把它們連在一起,改寫成一個字,用洋名當名字(first name),本姓及中文名放在中間(middle name),而夫家姓則成為正式的姓(last name)。但如此地精心安排並沒有真正地解決問題,到下一次的存款、提款及銀行的報表仍然錯誤百出,常喟嘆這些銀行辦事人員怎麼還是不能為我「正名」呢?十分挫折!真想開罵他們是「蕃仔」。

這姓名之戰花了我好幾年的時間,受了一次再一次的教訓,解釋得筋疲力盡,最後不得不背叛娘家姓,將其從姓名中剷除,留下英文名,中間縮寫名(middle initial),及將兩個字的夫家姓寫成一個字,每次還得小心翼翼地寫個大O,但仍常被錯誤地打字成D,或Q。在駕照、綠卡、公民證、學生證、博士畢業證書、甚至我的專業執造證書,都出過差錯,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更正過來,真不知道是嫁錯姓了,還是…??(算了!沒力氣再罵人啦!)

改名換姓後平安了一陣子。有一天接到一位老同學的電話,她已經移民來美國三年多了,她一直在找我,遍尋電話簿毫無蹤影,最近才由另一位老同學處得知,我與她就住在同一個城市。電話一接通她就劈頭破口大罵:「妳這人真沒有意思,數典忘祖,改名換姓。妳怕老同學來投靠妳嗎?妳以為叫個洋名洋姓(寫成一個字的英文拼音的夫家姓已面目全非,不再是她所熟悉的『歐陽』),做個隱形人,我就找不到妳了嗎…?」

電子郵件在我們那個世代的大學生是沒有的。離開台灣後,起先還靠書信與一些老朋友來往,但後來因為生活忙碌,再加上自己及許多朋友都數度搬遷,因此失去聯絡。突然遭此一頓責罵,百口莫辯,也許也是罪有應得吧!(因為懶,沒有繼續追蹤聯絡老同學們的行蹤。)唉!姓名之累何時了?!

沒有留言: